新闻

近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比比皆是,喂饱了中国影迷的眼球,反观中国科幻电影却寥寥无几。往往一提到特效就自动联想到“五毛钱,真的不能再多了!”

那么Made in China的特效就真的有这么糟糕吗?那可不一定哦~

12月4日,Studio 51的特效总监Adrian Chan有幸参加由中国电影票房吧和米粒影业共同主办的关于中国特效科幻电影的畅谈会,在娱客咖啡举办。同时邀请了《三体》的总导演张番番,米粒影业视效总监刘志平,电影《星核》执行制片人王骏,M-Digital Studio创始人彭善明,共同畅谈关于中国特效科幻电影在创作领域,制作领域及市场受众制作方面的问题。

当今中国科幻片和好莱坞主流科幻片在创作、美术、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现状差异。

从创作方面来讲,Adrian有说到:“觉得好莱坞大片里面的一些好的情节,就拿过来做一个差不多的,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想法可以从生活中身边的小事发现出来,比如制作阿凡达的时候,因为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很喜欢潜水,就根据这个爱好而有了创意。”

而美术、技术方面,彭善明先生给出了看法:“现在国内这方面的学院、老师还没有很多,所以有很多现在我们所说的五毛钱特效,是因为学生们得不到高素质的学习。”

曾在Weta Workshop工作室工作过的Adrian也补充道:“就像Weta Workshop工作室以前做《指环王》,早期的特效也有不足,Weta为了提高水平而自己研发能有更高水准的制作软件,这样的做法很厉害,我觉得很棒。国内的制作公司现在这样的还很少。”

认识自己的不足,研发可以制作更高水准特效的软件,投以制作逐渐成长,这才是国内电影制作应该学习的地方。

带来电影《三体》的导演张番番就给影迷和界内人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以特效服务内容,并不只是追求好莱坞大片那样绚烂的特效,”导演这样说道,“我们不能把主次颠倒,再好的特效,但是看着故事结果睡着了,那就完蛋了。”


用高水准的特效服务故事内容,今天就有一部这样的科幻片上映啦!那就是由Studio 51的视效总监Adrian 陈子弢带领S51团队参与制作的《不可思异》。鼓掌鼓掌~

S51团队不仅参与了特效镜头的制作,影片中的重量角色——外星人“么么哒”由Adrian和孙周导演共同设计了六个月之久,多达数十种版本。

Say Hi~


为了让科幻片的特效达到最好,又联合好莱坞Pixomondo潜心研究一年多,势必为影迷们带来从未有过的全新3D科幻盛宴。

我们用技术说话,《不可思异》的预告片先来一饱眼福!

心动了吧!还不快来电影院和S51一起感受一下?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