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上次51特效君给大家细数了

电影《来电狂响》的看点

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人揣好了票

准备在电影院里一窥究竟呢?

这一次,51特效君特邀“神秘嘉宾”熊亮一起

为大家揭秘“来电”中

不一样的特(bā)效(guà)!

一重揭秘-熊亮,何许人也?

熊亮可是有着极高的分量的。他是S51的视效总监,拥有10年影视特效工作经验,参与制作十多部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和广告的特效后期制作;并在2016年参与制作了荣获第53届台湾金马奖和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的“最佳视觉效果奖”的《鬼吹灯之寻龙诀》和《滚蛋吧肿瘤君》的后期制作;《来电狂响》的特效后期都是由熊亮带领团队完成的影片的后期制作。


二重揭秘-现场究竟状况如何?

51特效君:“出席‘来电狂响’首映礼,看到我的女主和男主‘来电’了吗?

熊亮答:“当然‘来电’啦!发布会现场有很多惊喜!”

口说自然无凭,51特效君已为大家带来前方照片,请大家自行理解~

三重揭秘-后期特效幕后故事

51特效君:

后期制作中究竟斩了几个鬼怪过了几道关卡?

熊亮答:

“中国拿到版权,拍摄完成后,大量的后期工作,制片方一再要求加快进度好尽快与观众见面。

所以我带领着特效团队,没日没夜连轴转10余天的时间完成同行业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但是我和小伙伴们做到了。”

在熊亮的带领下,团队终不辱使命,在十天的紧迫时日中完成了同行业三个月的工作量。而在成片中,51特效君也能明确感知制作人及后期制作团队的工匠之心与细致态度。

而在提到制作的幕后花絮是,熊亮如是说道,“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完成的作品能被制片方认同和认可,并得到成千上万观众的喜爱,我们作为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人员也是深感欣慰和自豪;‘来电’中的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完成,这样的片子为了给观众呈现出更好的画面质感并拉近观众的心灵距离,对后期制作的要求非常高,一个镜头只是简单的定格在1秒,但是后期特效团队付出的努力是1秒的N次方,毫不夸张的说达到1万倍都不为过。”

熊亮突然抛出数学概念,51特效君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一万倍的时间又是多少个小时呢?

熊亮笑答:“这只是举例说明,实际操作中,我们的付出只多不少,可以给大家看看‘来电’中的几个镜头,有对比才有‘伤害’,我们特效人不易啊!”

熊亮作为幕后工作者,他不苟的工作态度正是作品质量的保证。对于电影,他虽没有八卦可言,但说起特效来,可谓是滔滔不绝。关于精彩部分的讨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幕后工作者必须要把最精彩的一切都留给大屏幕去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想知道真相吗?想对比中国版的‘来电狂响’与海外版的《完美陌生人》有何区别,欢迎大家拿砖,听‘砖家’的永远是对滴!”


51特效君虽没挖出八卦,但是找到很多大家在大屏幕前看不到的特效镜头。也算是一个收获哈。

从熊亮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团队严谨的工作态度。尽管留给我们后期制作时间尚少,但我们所呈现的作品质量绝不会因此下降。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也要以其行业精神与内心追求为准绳,交出完美的答卷。

我们所见的每一秒,都是后期团队精益求精的结果。如今,“来电”已经响起,这一场真实与特效的盛宴,等你来品!~

51特效君,与你相约影院哦